学科方向

污水处理技术

建设基础

队伍状况

目前本研究方向具有师资7人,具高级职称2人,博士3人,研究人员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发展前景较好。

 

条件状况

拥有山东省工业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和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平台,具有安捷伦GC-MS 7890A(G3440A)色质联机、戴安ICS-2000离子色谱仪,Waters2695液相色谱仪、Agilent 气相色谱仪,以及岛津AA-6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水处理小试装置等。

 

专业状况

本专业于2007年招生,目前已培养本科生200余名,本专业被列为滨州学院校级特色本科专业,拥有以水污染控制工程为主的环境污染控制工程重点课程群,拥有案例课程1门,建有3-4处水处理实践教学基地,拟开展卓越水处理工程师试点。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学生发表论文10余篇;学科竞赛获奖174项;毕业生考研升学率45%左右。

 

科研状况

    本研究方向目前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利用造纸废水开展盐碱退化湿地修复等为代表的国家级项目2项,以焦化废水处理、地热尾水处理、造纸废水等处理为代表的近10项省部级课题。

 

服务状况

    滨州域内化工、造纸、印染、纺织、皮革、焦化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群,本专业方向的发展,将极大促进区域水污染治理水平,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其中1项获得服务滨州项目二等奖。

比较优势

省内同学科方向水平状况

    省内水处理较好的高校包括: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其中山大以物化处理为特色,海洋大学和理工大学以生化和湿地处理为特色,在国内处于较高的研究水平。

 

我校学科方向特色优势与定位

    我专业方向将依托省内外的专业师资交流,依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定位和地缘优势,开展印染、焦化、皮革和食品工业废水治理等相关研究,并突出湿地废水处理研究特色。

学科前景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情况

滨州位于黄河三角洲扇形区的内缘,近年来由于经济大开发的推进,水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相关专业发展和技术需求需求迫切。

 

学科方向发展预期水平

经建设力争达到省内其他省属高校总体发展水平,并在印染、焦化等工业废水资源化、湿地废水处理技术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